close

新聞報導提到,台灣一年使用超過一億片的面膜,女性平均每2-3天就會使用一片面膜。另外消基會在2009.1.1發布的新聞資料裡提到,市面上 75%面膜含「對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防腐劑,而消基會少說一件事,剩下25%並非沒有添加防腐劑,而是添加其他防腐劑。

面膜真是大家都愛用的東西,而防腐劑究竟對人體好不好,各說紛紜。我們姑且不談使用防腐劑與健康關係,不過我們倒是可以花點心思了解如此高產值的面膜。

什麼是面膜?

從外觀簡單來拆解就是一個鋁箔袋,裡面放一片面膜紙,大部分面膜還會附上一張一模一樣大小的塑膠膜,方便面膜紙取出使用,裏頭充填25g的所謂面膜液,而這樣的面膜每使用一次就得將鋁箔袋、面膜紙、塑膠膜丟棄。
一片面膜是怎麼來的,我們可以簡單分為:

一、外部包裝材料製作

包含鋁箔袋的製造與版面印刷,面膜紙的製造與裁切,面膜紙的折疊與放置進入鋁袋。

其中鋁箔袋的材質又分很多種,主要差異在面膜用鋁箔大多為複合多層材質,其中最內層的材質最為關鍵,若挑選不當或是材質與內容液體發生反應或是遭腐蝕,很容易就會發生品質異常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適。

而面膜紙的製造部份,市面上常見的有不織布,木漿紙,棉紙,生物纖維,與所謂的蠶絲紙(?)各種材質各有喜愛的族群,而最需要注意的主要有兩項:

  1. 一般紙狀材質可吸附液體,在設計上較容易,但須留意一般紙張是否有殘留可遷移性螢光劑,以免使用受傷身。
  2. 生物纖維本身是由長纖維膠體凝聚而成的含水性片狀凍膠,因材質本身含水,遇到細菌容易被汙染,因此在製作過程中,微生物安全管控上更需注意,也因此成本會較一般紙質的高。

而面膜紙(包含生物纖維)的折疊和放置入履帶過程,一般較沒有被注意的是過程都會暴露在空氣中,隨時的落菌落塵都會造成未來成品的品質異常,因此環境影響的變數就非常重要。

二、內部面膜液製作 

因為面膜液的組成一定有水及一些營養成分,對細菌是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雖然除了水之外,大部分原料本身就含有防腐劑,但是很難保證生產用的水和製 作產品的容器百分百的潔淨無汙染,而且同樣的需要考慮到空氣中的落菌落塵,因此在製作過程需要加入防腐劑來確保產品可以控制細菌生長的變數。

衛生署規範,一般化妝品的總生菌數只要超過1,000CFU (Colony-forming unit 菌落形成單位,計算細菌數量的一種方法,其數量越高表示樣品中所含的細菌越多),即屬於不合格產品,必須立即下架停止販售。因為含有細菌的化妝品會嚴重危 害人體甚至致命,所以添加適量的防腐劑是傳統製程下必須使用的對策。

三、充填封裝製作

在製作面膜的最後階段,將鋁袋拉開,灌進面膜液後,加熱加壓將開口用熱封的方式壓緊密實,就完成了一片面膜。

充填封裝製作過程中,使用的器具和環境安全控制非常重要,因為一旦封口封住了就無法再從外觀觀察該片面膜的狀態,所以落實微生物管控是非常重要,尤 其是製作生物纖維面膜。假若客人打開面膜看到的是一坨坨的黴菌,那後續的賠償責任可會吃不完兜著走...因此傳統方式還是優先回歸在製作面膜液時的防腐劑 劑量。

所以在挑選面膜時,一定要注意: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blog/article.php?id=2297&p=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mee 的頭像
    Almee

    夏禾

    Alm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